之後那幾年對64突然很上心,寫了信上大陸問那邊的朋友仔是否真有其事,內地有沒有報導等等,回信都寫得很含糊。後來爸爸叫我寫信上內地時不要提及敏感的題材,以免惹麻煩和影響內地的親友,當時我小小的心靈開始覺得有些不安和驚懼。
到慢慢長大,看了很多《醜陋的中國人》、《天仇─一個中國青年的自述》一類的書,開始對文化大革命共產黨大躍進大練鋼等了解多一點,在感受香港自由的氣氛和受英國文化教育的過程中,開始對自己祖國感到自卑和鄙視, 97年也是不願回歸的一群,只是環境所迫無處可逃。
這些年來,中國崛起富強加上西方經濟不濟令很多香港人改變了對祖國的看法。沙士一役,阿爺幫助香港渡過了經濟的低潮,這十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期待阿爺的幫助(施捨),習慣了北望神舟找發展(發達)的機會,將以往媚外仇內的民族情緒來個180度倒轉,因為我們的社會經濟零售旅遊命脈主宰在那批暴發戶和欠缺公德心的大陸人手上。
心理上有所改變的不止是我們70后,這些年在中資公司工作,看見很多80后,每天無所事事掏空心思在老闆面前阿諛奉承奴性十足,也難怪,年青的一代競爭力越來越低,更少了以前那種獅子山下的勤奮拚博精神,只好學習揣測聖意,明白乖巧聽話才是生存之道。也有人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為了保飯碗忍氣吞聲苦無出路。偶爾得到老闆的小恩小惠就深受感動,感恩戴德對老闆推祟備至,更不惜厚顏無恥去討好獻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