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中國合伙人

最喜歡星期二去看戲,因為便宜囉,現時百物騰貴必須精打細算啊!

《中國合伙人》是說在中國的80年代,去美國是所有中國大學生的夢想,三位主角成東青孟曉駿王陽一起申請簽証,成東青屢次不批,他只好留在大學教英文,卻因賺錢兼職做私教而被校方開除;孟曉駿以為自己能在美國一展抱負,去到後只找到侍應和實驗室助理的工作;王陽雖然簽證成功,卻因戀上一個美國女孩而放棄出國。

成東青為了生活只好在快餐店偷偷教學,他將自己的夢想和瘀事與學生分享用來教學,學生都很受用。學生人數日多,他邀請王陽加入,數年後孟曉駿亦回國和他們一起設立「新夢想」學校。三人憑個人魅力及獨特教學法,學校空前成功,數十萬的學生都成功考到TOFELGRE 成東青被塑造為留學教父,由土鱉蛻變成領導者,與孟曉駿開始心生嫌隙。後來他們的教材被ETS美國普林斯出版社控告侵權,他們再次凝聚起來,共同面對「新夢想」的困境。

我想說的:

1.      80年代初時美國人(西方人)覺得中國人因為貧窮想屈蛇去外國打工賺錢,事實上80年代後期中國人看到了中國的機會都想回國發展,金融海嘯後西方國家倒過來希望中國人申請他們的投資移民,幫他們振興經濟。

2.      當年美國人鄙視中國人的嘴臉很難看,現在中國人暴發戶的嘴臉何嘗不難看,中國人到人家國家消費,花了錢還像似強搶似的。區別是當年中國人對外國人是膜拜,現在外國人對中國人是無奈,國家的強弱決定了民族的『尊嚴』,當然我不排除很多人還是富而有品的。

3.      電影的結局太完美了,在現實中,如果幾個老闆發了達,在爭奪股份話事權那一刻還不斗個你死我活的,怎會顧念幾十年的兄弟情,更遑論顧及對方的感受那麼touching

4.      際遇比才幹重要,看孟曉駿的失敗和成東青的成功可見一斑,有時候你以為得到了最好的或是在起跑線上贏了,結果未必順理成章。反而隨遇而安,加上努力可能山窮水盡又一村。

5.      成東青在飛機上背了全本law書,以至可以大番個鬼佬,他的確代表了千千萬萬個中國學生,勤奮刻苦的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比起生活安逸的香港人或怕捱苦的外國人當然會有更好成績。


2013年6月4日星期二

6424

今天6424,廿四年前的六四,仍是小女孩的我剛從內地移民到香港不久,看電視也不明白發生什麼事,只以為是天安門有學生在『攪事』(當年不知道是誰這樣告訴我的)。後來學校老師紅著眼斷斷續續的告訴我們這班還未懂事的學生事情的經過始末,才開始對民主自由有了初步的概念。

之後那幾年對64突然很上心,寫了信上大陸問那邊的朋友仔是否真有其事,內地有沒有報導等等,回信都寫得很含糊。後來爸爸叫我寫信上內地時不要提及敏感的題材,以免惹麻煩和影響內地的親友,當時我小小的心靈開始覺得有些不安和驚懼。

到慢慢長大,看了很多《醜陋的中國人》、《天仇─一個中國青年的自述》一類的書,開始對文化大革命共產黨大躍進大練鋼等了解多一點,在感受香港自由的氣氛和受英國文化教育的過程中,開始對自己祖國感到自卑和鄙視, 97年也是不願回歸的一群,只是環境所迫無處可逃。

這些年來,中國崛起富強加上西方經濟不濟令很多香港人改變了對祖國的看法。沙士一役,阿爺幫助香港渡過了經濟的低潮,這十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期待阿爺的幫助(施捨),習慣了北望神舟找發展(發達)的機會,將以往媚外仇內的民族情緒來個180度倒轉,因為我們的社會經濟零售旅遊命脈主宰在那批暴發戶和欠缺公德心的大陸人手上。

心理上有所改變的不止是我們70后,這些年在中資公司工作,看見很多80后,每天無所事事掏空心思在老闆面前阿諛奉承奴性十足,也難怪,年青的一代競爭力越來越低,更少了以前那種獅子山下的勤奮拚博精神,只好學習揣測聖意,明白乖巧聽話才是生存之道。也有人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為了保飯碗忍氣吞聲苦無出路。偶爾得到老闆的小恩小惠就深受感動,感恩戴德對老闆推祟備至,更不惜厚顏無恥去討好獻媚。

2013年6月3日星期一

人仔的升跌

某天看蘋果日報,見到生果報專欄《利字當頭》的標題為『人民幣跌到阿媽都唔認得』,在一片人民幣升值的疾呼聲中,這個標題相當有爭議性。

筆者說大陸消費者搶購黃金,是對人民幣沒信心的表現。香港也有很多師奶阿叔,在金價跌了10%後就急追入貨,難道是因為對港幣沒信心的表現嗎?消費者搶購資產,例如黃金珠寶房子只是因為個人的實際需要而非因為覺得貨幣會跌。

去年在很多投資者覺得人民幣還有排升的時候,內地人就一口咬定人民幣遲早大跌,所以他們寧願買金買樓,他們相信政府會緊密的控制人民幣滙率,不會任由貨幣升值。但是他們看跌並沒有考慮實質經濟因素,他們對經濟金融市場的知識,可從跌市時股票跌10%Call輪價繼續大升等『奇蹟』可見一斑。他們的心態只是基於對大陸政府政策的不信任,對自己的國家貨幣缺乏安全感。

事實上,由05年匯改以來,中國對匯率放寬了不少,人行自20075放寬人民幣兌美元浮動區間,由0.3%擴大至0.5%;由20124月浮動區間進一步擴大至1%,貨幣自由兌換是全面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準的客觀要求。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標誌著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要開放市場必定會加速人仔升值。

筆者又說:『形象亦解釋得到,為何祖國同胞,一出國,就瘋狂購物;說到底,就是不相信,人民幣的購買力可以長久堅挺。人家看到的,為甚麼我們偏偏看不到呢?最重要是當大陸出口力減弱,中央政府唯一一招是將貨幣貶值。要是人民幣貶值,大陸同胞還能像今天這樣瘋狂購物嗎?』 這點我不同意。同胞們瘋狂只是因為在以前窮困的中國,現時已在地價樓價高企、貪汙盛行,財來自有方的中國,同胞們荷包充裕,買金買手袋並不是為了保值,而是為了送禮或自用有面子。

至於說到當大陸出口力減弱,中央政府唯一一招是將貨幣貶值等等,不知筆者為何有此一說而得出『人民幣跌到阿媽都唔認得』的結論,事實上今年頭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增長14% 出口增長17.4% ,而在與主要貿易夥伴雙邊貿易中,對歐盟、日本貿易下降,對美國、東盟貿易增長穩定。(請參考中國經濟網58日新聞)

2013年3月28日星期四

無言

超過三個月沒在這地方留過片言隻字了,這幾個月像做了一場夢,兜個圈子最終又回到了起點。

曾以為會發生的結果發生的,在苦心經營過一番後,發覺不過是過眼雲煙;曾以為心之所繫的不可或缺的,在無從選擇的情況下,發覺自己已接受現實。以為灰心死心卻放不開,也下不定決心,注定要在埋怨中繼續下去。

我恨自己的懦弱依賴恨別人的冷酷無情,也愛自己的真誠率性愛別人的體恤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