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80後的心態

恆指8連跌,第9天反彈了百多點後,第10天再大跌634點。這幾個月以來,股市成交萎縮生意淡薄,金融機構證券行都紛紛節流,裁員減薪消息不絕。有些大行要求每個部門交出人名,有些甚至關閉整個部門,整個金融市場風聲鶴唳,金融才俊的金飯碗岌岌可危。

可是在經濟衰退通脹高企民生困苦的一片哀歌之中,本地樓市仍然一枝獨秀,市區私樓呎價動輒過萬五,連公屋呎價也被炒至瘋狂,新界的公屋呎價已高過5千,在這薪金追不上通脹追不上樓價的年代,冇樓一族如何安居樂業?

以前的70後只想努力讀書找份好工脫離公屋的生活,但現在的80和90後以政府公屋為目標,他們不再奢望有一天可以買私樓或居屋,需知道大學生畢業後只有一萬元左右的收入,又要還Grant & Loan又要生活,十年內根本不可能儲到首期;加上現時部份公屋可以買賣,交平租住上幾年後還可在市場炒賣獲利,雖然申請資格有入息限制,但試想一下,只要忍受幾年8千多元的低薪生活,成功申請後,一層公屋可以用幾十萬買回來然後以廿百萬沽出,賺的錢比打份工強多了。

難怪這年代很多年青人不願意工作,隱蔽在家靠父母供養,除了本身嬌生慣養外,他們對香港的社會結構和資源分配不滿,不相信努力就可以得到回報或機會。施永青說得對,發達的機會和成果已在香港轉型初期讓50後收割,60後的還可以分一杯羹,70後的則勉強過日子,到了80和90後,只能坐以待斃了。

我雖不是80後,可是我很明白他們的糾結。

即使如此,既然生於這個年代 (其實只是少了發達發展的機會,也不至於生活艱苦到沒飯開呀),仍需努力工作增值自己從微少的機會中找生機呀,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守株待兔』的故事,現實真的如此,No free lunch 的。

某人對我說:『我不想出門,我怕如果財神來敲門時我不在』。
我說:『我一定要外出,我怕天空下金雨時我執不到』。

PIP劇場的『潮性辦公室』很好看,當然不是那談情說性的部份,而是見工面試的三個interviewees,很現實的反映了現時的年青人對得到一份工作的心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