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投資銀行工作是許多大學生的夢想,人人都羨慕那些意氣風發的金融才俊/ 才女,他們穿名貴西裝戴名牌手錶手挽LV GUCCI每天去高級酒店享用美酒佳餚,每年的花紅可能是打其他工正常的十年薪水。
我也有幸在一間『投行』工作。老闆早前對我們說:『投行的花紅一向以過去一年的成績來評估發放,導致許多i-banker只注重銷售產品、投資回報而不顧風險,投資得當便收取數以百萬計的花紅,投資失誤也不需要負上責任,最多另謀高就,這些也是2008金融海嘯的原因。有見及此,現時越來越多的投行將員工的花紅分開幾年支付,如果明年的投資出現問題,該投資經理有可能被沒收餘下的花紅,以保障公司利益以及挽留人才。而我們身為投行當然會效法。今年公司的生意只是一般,但人手增加了不少,所以大家今年的花紅會比往年少,可能只有50%,希望會以加薪去補償。』
我明白投行對i-banker花紅的限制,我只是不明白,我們不是i-banker,在公司只擔任一個小腳色,如菜說的『掃地』工作,我們的花紅也沒有百萬 (當然我希望我有),為什麼要將投行對i-banker的做法套在我們身上?於是往年的花紅以七三形式派發,今年已改為六四,明年會是五五而後年會是四六?
工作多年,我感受到經濟環境和工作環境都不停的轉變,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中,要駐足觀看還是邁步向前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燒自己』!
如何燃燒?老闆常叫我們發揮創意和新思維,為公司提議一些發展方向,為平日工作的流程減省不必要的程序和時間。
說到創意和新思維,看看香港政府自九七年推行至今但沒有成效的創意工業就知道,基本上香港人是沒有創意的,香港人喜歡人云亦云喜歡跟風,有什麼行業賺錢能力高就一窩蜂去讀;有什麼台灣日本的潮流街鋪受歡迎就一窩蜂去開;日韓流行什麼化妝髮型就一窩蜂去跟;連排隊,香港人也喜歡跟,總之人排我又排死不執輸。
創意是什麼?就是要人地估你唔到。你看我們的內地同胞,除了懂得發明扮「可口可樂」的菊花味「口渴可樂」;扮牛肉的『醃』豬肉;用梳化做的香口膠;用化學品做的假雞蛋;水銀秋刀魚‧‧‧你想得到的,你想不到的,那班對化學元素應用得出神入化得心應手的同胞們都有本事『製造』得出。他們的化學知識和創作熱誠,不但令我這個化學白痴景仰,不少化學教授也自愧不如。在不同層面的產品之中,他們都展現了周星馳式天馬行空的創意,『嗱!好似呢個Model F40咁,表面上佢係一個大哥大電話,實際上佢係一個鬚刨,方便出席一啲宴會埸合,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咁剃鬚‧‧‧呢個鬚刨Model 911,表面上係一個鬚刨,實際上佢係一個風筒‧‧‧(另一件) 而呢個風筒只係表面嘅掩飾,事實上佢亦係一個鬚刨,問你死未﹖ 』。大陸的製品正是如此,『好似呢塊雞肉,表面上食落去係一塊雞肉,實際上佢係一塊豬肉,好似呢一塊豬肉,表面上食落去係一塊豬肉,其實佢係用一個舊keyboard製成的,而呢個keyboard,表面上係一個keyboard,其實佢係用一條水銀秋刀魚製成的‧‧‧』
這才是創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