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連續兩天的考試,體力和腦力同時透支,有點虛脫的感覺。
話說上星期某個晚上,我放工後在公司苦讀,老闆路經見到那堆CAPM和 INDEX MODEL方程式時不屑的說:『這些不過是行內某些人用來騙人和扮專家的技倆,目的是令客戶信服,在實際市場上在根本apply不到。』我完全明白老闆的意思,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和收入,從來不是靠高學歷得回來的 (當然大學畢業是基本條件)。而他覺得許多人讀完碩士博士只懂計數卻不了解市場需求是很不可取的。
當然我也同意,讀完一個個學位而不會在市場上靈活運用等同讀死書。我更不認為學識這些Equation就曉飛,或者用左Equation計完就可以提升公司生意百分之幾,但用一句話就抹煞了眾多前人學者的研究知識,是否有點不公平呢? 人類自古時相信天圓地方,至認同地球是球體,以至對宇宙對銀河系開始有些微了解,中間不知經過多少假設多少年月。若當年沒有想像力豐富的科學家,沒有對學問鍥而不捨追求的發明家,世界又怎會進步至此。
沒錯,我們今天學完這些theory和equation,可能只知怎樣去計一條數,暫時未必可以運用得到。但如果有一天學問增長了經驗累積了,或可從這些計算方法中領悟到更多知識,研究出更準確更精密的方法,甚至因而摘下Nobel Prize (當然這個人不會是我,你睇死我很正常。)
如果整個世界每家公司每個家庭的想法都如此,只以短線的收入以賺錢能力去衝量每件事每個人每種學問的價值,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老實說,如果將兩班人,一班是Sales一班是做學術研究的人互相對調崗位,結果會如何?學術派中當然有部份人內向木納,只懂讀書不懂做人,未必可以勝任sales的工作;但sales卻更沒可能做學術的工作,因為沒有knowledge和tools。工種不同,只比較收入根本沒意義。
我不相信追求學問是一件沒意義的事,這信念永植心中不可動搖。不要以偏蓋全不要心中早存偏見不要凡事以金錢來衡量好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